2014.09.13
【在阿里巴巴之前披露的27位合伙人名单中,童文红名列其间,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她的阿里之路,竟然是从前台开始的。如今童文红在阿里独当一面,担任菜鸟首席运营官。据投资银行在线副总裁林聪透露,童文红现在身价应该有几十亿元。这就是资本经营和境外上市的功效!】
据了解,童文红在2000年进入阿里,最早的工作岗位是前台接待。据投资银行在线了解,在童文红加盟阿里的一年以后,国际站的一个团队就请她加盟。又过了几个月,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材官的彭蕾找到她,希望她去做行政部的主管。
当时童文红并不愿意接受,不过在彭蕾的鼓励下,还是接受了此项工作,从此一路升至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在2008年,童文红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又傻又天真,又猛又持久”的人,并称这是阿里巴巴人都有的心态,包括马云也是这样的人。
时过境迁,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童文红担任了菜鸟首席运营官。任菜鸟网络负责人之际,她提出了“菜鸟绝不做快递,菜鸟不会买一辆货车,菜鸟也不会雇佣一个快递员”等颇具创新的论断。对此,有媒体援引阿里员工对童文红的评价是:气场很大,很真实。
下文是童文红对菜鸟网络的独家解析:
菜鸟有上下半身。上半身从淘宝上线就开始了,但下半身去年菜鸟挂牌成立才开始。菜鸟的成立意味着阿里下定决心,从战略上来重视做这件事情。与天猫、淘宝的体量相比,目前上下半身还不太匹配,菜鸟可以说百废待兴,所以要加倍努力。
过去十年,阿里一直用社会平台开放的方式来做物流,“四通一达”的快递体系支撑了淘宝11年的发展。有人说没有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四通一达”,但也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今天菜鸟和大家面临的环境其实是一体的。十年前淘宝购物基本上还是年轻人的专属,是很潮的一件事情;今天完全不是这样,连我爸妈和我女儿都在淘宝、天猫上购物了,我们这群人就更不用说了。当淘宝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时商户会发现,你必须更加重视服务,更加重视体验。对此,淘宝当然也是责无旁贷。马云不是说了吗?电子商务做得好跟淘宝没什么关系,电子商务发展得不好跟淘宝有关系。
阿里对外提及物流好多年,在内部也一样,好像从来没有哪个战略是经过这么反复讨论的。2003年做淘宝说做就做,半年时间就做出来了。物流却千呼万唤始出来,因为物流不是阿里最擅长的,社会的化物流体系也已经在那里了,看起来也不错。一开始我们就很清楚,阿里不可能自己去做一家快递公司。做服务你又不真正进入服务本质,那到底应该怎么做?之前我们一直觉得要用数据来做,但真的实现大数据体系下的物流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前几年,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相当粗浅,很多物流公司的组织体系都是十分松散的。
连续几年我们都觉得应该要尝试物流,做了又不知道这个事情要怎么做,又退回来。从其中的反反复复也可以看到,整个集团对物流十分重视。2012年底马云已经看到2013年淘宝会达到万亿规模,再往后发展物流会成为整个电子商务的瓶颈。所以他说,如果一直让社会化的物流去自我成长,阿里不去助力的话,那么你会发现,这股自我成长的民营力量跟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增长速度已经不匹配了。
还有消费者的诉求,电子商务的体验是一个正向循环。用户只有体验得越好,才会越愿意来网购。物流不仅仅是阿里的问题,也制约着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马云觉得,如果阿里能从一万亿做到十万亿,靠现有的物流的基础设施肯定是不能够支撑的。
这样的局面之上,再看阿里的使命。阿里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就是要做没有人做的事。电子商务环环相扣,首先(需要解决的环节)是怎么把货卖出去?于是做了B2B、淘宝、天猫。怎么让信用让支付安全?于是做了支付宝。怎么让物流能够送得到、送得好?我们觉得物流不做不行了,所以下定决心要进去。但我们也知道这个活重。
做菜鸟既想清楚了,又没想清楚
之前有人问我,做菜鸟是不是想清楚后的决定?你也可以说想清楚了,也可以说没想清楚。但这件事情是不是要做,(阿里)想清楚了,没有回头路,一定要做。一开始我们就想得很清楚,不做快递。所以马云当时定了几个指标:第一是24小时送货可达,可达不只是要送到,还要按照指定的时间送到;第二个对我的要求就是菜鸟人数不超过5000人。这两个大指标基本上就把菜鸟要做的事情给框牢了。
没想清楚的,是我到底怎么做,怎么切入,怎么利用数据。现在一头扎进来,我发现物流行业基础设施薄弱,你想要24小时送货可达,你想要服务体验好,从几个端——仓储的端,仓内的端一直到配送的端,一直到末端的端,你会发现每个环节其实现在都有很多问题。那你怎么才能把这些资源最有效的整合起来输送服务给消费者?你到底今天是先建仓呢,还是先跟快递去谈?这些都需要摸索。
菜鸟没有两三年时间出不来
菜鸟成立以后,我们坚定地抓住了两点。
第一点就是我们非常明确,对物流来说,我们的客户是商家。
所以我们需要真正理解我们的客户,商家在物流上的痛是什么?商家的客户才是消费者,消费者最后体验到的服务好或者不好,商家即便知道了能做的也很有限。商家想延长自己的服务链条,但延长的痛苦在于我仓内没有好的系统和管理守则,也没有人帮我有效地把周转率提高,把库存深度变得科学和合理。这些是商家的痛,那我们就根据客户的需求去做。
第二点就是要联合我们的合作伙伴。
阿里有长版、短版,但我们也很清楚我们优势所在。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更理解商家,我们有数据,我们有互联网思维,还有创新的想法。菜鸟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优势和合作伙伴拥有的技能进行匹配、整合,再来帮商家,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最终让消费者满意。
天猫有TP(Tmall Partner),菜鸟有CP(菜鸟partner)。菜鸟还要帮助那些围绕着阿里电商板块的物流合作伙伴发展,帮助他们升级转型。CP所在的发展阶段其实各不相同,比如很多仓内的服务商和系统商,他们仍处于较小的规模,可能面临和很多公司ERP体系对接的问题,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IT挑战,自己没有办法解决。这时我就要思考,菜鸟在中间能为他们做什么。还有现在很多仓内服务其实都不规范,效率也相对较低,都是手工的土做法,菜鸟同样要考虑怎么去帮助他们提高仓内服务效率。因为前台在我们手上,数据我们最清楚,那么帮助商家做出预测,帮助他们把营销节奏和库存物流的节奏匹配起来,这些都是我们最擅长的。
但同时,物流也是一个很重的活儿,需要规模效应。商家也需要提高效率的物理手段。比如,让它离货源更近一点,让它离中转快递公司干线公司和中转中心可以更近一点,都是可以帮助商家降低成本效率的。那这张物理网络菜鸟就会做,这就是菜鸟很重的部分,它不是一个数据化的活儿。
前段时间网上有人说,菜鸟就(是)在圈地。但这些三年前就规划了,一个仓从拿地到投入使用,没有两三年的时间出不来。
目前我们的看法是,这张物理网络菜鸟一定不会全部自己拥有。我们做不了这么多,但这个阶段骨干网络还是要自己先做一做。我们不希望别人跟着我们,在早期就投放大量的资金,而是说实验品我们自己先做,做出来的模式OK了再去对接合作伙伴。现在物流也热,都在提云仓等概念。我的理解中,云仓这些概念其实是在输出一个管理标准,并不解决物理上一些具体的问题。而物流,说得坦率一点,你啥都不做,就把所有的物流都聚集在一起,效率就能提升,所以必要的聚集一定是要的。但我们要等到真正寻找到更好的仓配模式之后,再把能力开放出来。
对菜鸟来说,这条路非常漫长。我没有想过,一年菜鸟就出来一个天翻地覆像余额宝那样声势浩大的东西,也不现实。面向C端网络是很容易被引爆的,但物理的网是一个很重的活儿。
普通网购用户不需要知道菜鸟
目前对那些普通的网购用户,我们不需要他知道菜鸟。
对消费者来说,物流服务和商品服务其实是打包在一起的。之前商家比拼的是商品丰富、价格便宜,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货就这么多货,大家比拼的就是品牌了,而服务是品牌最重要的一部分。哪个商家最先意识到这一点,它的竞争力就会越大。菜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推动商家,让他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我们不是光推他,你光推他也没用,他也想服务好,但没有设施和能力。那我们就得投入,并引导CP一起,连拽带拉的,共同为商家去提供服务。
至少目前我没有想过要把菜鸟的品牌推向消费者。我们成立到现在,有人在电视上看到过任何一个关于菜鸟的广告吗?
30%的时间花在招人上
中国特别缺乏仓配的人才。过去一年,我至少有30%的时间花在招人上。一方面我们在国内找,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全球范围内寻找。2014年上半年,菜鸟有十几个高级别的专业人才加入。上个月我刚从西雅图招人回来,去亚马逊、eBay、谷歌等招人。
菜鸟的新VP、仓配总负责人VP万总就是从亚马逊来的,他是亚马逊美国华人高管级别最高的一个。他来之前我们在电话里交流了一下,他非常认同菜鸟的理念,认为菜鸟模式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他自己也非常有经验。然后我约他来杭州见一面,和CEO张勇一起,我们三个人聊了一个多小时,聊完他马上决定他要来。反而我顾虑说,你太太还有两个小孩都在美国,一个孩子刚一岁,另一个刚上幼儿园,你怎么办?他说没关系我先过来,落定了之后再把家都搬过来。他6月初就到港了,自己先跑过来,一个礼拜都不到就租了房子安定下来。他让我发现,很多国外的优秀人才,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极强,没有我们这么多顾虑。本来他和我说,还要回美国一趟,帮太太打理、搬家。很快就说我不去了,太忙了,他太太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和很多行李来了杭州。很多海外人才都和他一样,非常积极,因为大家觉得菜鸟这个事情,第一有意义,第二有意思。(文/袁茵)
* 香港企業促進會是幫助中港企業轉型升級與國際接軌(境外上市)的平臺;除了報道最新IPO/VC/PE等最新行業資訊、及分享相關案例研究外,香港企業促進會特开设《企管名師专栏》定期和不定期地发表企管名师在管理学的前沿研究和经验总结,并摘录部分国际权威机构(如AICPA等)有关企业管治,内控,会计准则,上市,与资本市场接轨,转型升级等最新动态和企業管理的经验和研究报告供会员参考和借鉴。以便提高业界的专业管理水平,更好地落实香港企業促進會“提升企业竞争力 • 促进升级齐增值”的宗旨。